跳至內容

奧地利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奧地利共和國
Republik Österreich
國歌:山的土地,河的土地
Land der Berge, Land am Strome
奧地利的位置(深綠色) – 歐洲(綠色及深灰色) – 歐洲聯盟(綠色)  —  [圖例放大]
奧地利的位置(深綠色

– 歐洲綠色及深灰色
– 歐洲聯盟綠色)  —  [圖例放大]

首都
暨最大城市
維也納
官方語言奧地利德語[1]巴伐利亞語,局部地區是斯洛維尼亞語阿勒曼尼語
官方文字德文
族群
奧地利人(75.6%)
其他(24.4%)
—前南斯拉夫人4%
土耳其人1.6%
—未確定少數族群2.4%[2]
宗教
[3]
政治體制聯邦制
半總統制
共和制
法律體系歐陸法系
政府奧地利議會
• 總統
亞歷山大·范德貝倫
• 總理
卡爾·內哈默
成立
1955年5月15日
面積
• 總計
83,869平方公里(第115名
• 水域率
1.7%
人口
• 2022年估計
9,027,999[4]第96名
• 密度
101.4/平方公里(第106名
GDPPPP2022年估計
• 總計
5,821.27億美元[5]第45名
• 人均
64,751美元[5]第17名
GDP(國際匯率)2022年估計
• 總計
4,798.15億美元[5]第29名
• 人均
53,370美元[5]第14名
貨幣歐元EUR
時區UTC+1
行駛方位靠右行駛[6]
電話區號+43
ISO 3166碼AUT
主要節日獨立日:1955年7月27日
家用電源電壓230 V
家用插座標準C、F
家用電源頻率50 Hz
人類發展指數0.914[8](第20名)
吉尼係數0.26[10]
國家象徵
  • 國花雪絨花
  • 網際網路頂級域.at
    歐盟亦使用 .eu

    奧地利共和國(德語:Republik Österreich),通稱奧地利Österreich[註 1]),是一個位於中歐內陸國家,但在歷史上也被分類成西歐或者東歐的主權國家。[註 2]奧地利與多國接壤,東面是匈牙利斯洛伐克,南面是義大利斯洛維尼亞,西面是列支敦斯登瑞士,北面是德國捷克首都兼最大城市維也納。全國人口約900萬。[4]國土面積83,855平方公里(32,377平方英里),同時由於阿爾卑斯山的存在,奧地利成爲了一個山地國,只有32%的國土海拔低於500公尺(1,600英尺),最高點海拔3,798公尺(12,461英尺)。[12]

    如今的奧地利是一個議會制代議民主國家,下含九個[12][13]奧地利是當今世界最富裕的國家之一,2012年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46,330美元。其人類發展指數在2014年排世界第21位。同時自1995年以來就是歐盟成員,[12][14]OECD的創始國之一。[15]1995年簽訂申根公約[16]1999年接受並於2002年起使用歐元。奧地利和德國瑞士盧森堡均屬於德語區,在歷史上是日耳曼民族的文化發源地之一,其首都維也納曾經是神聖羅馬帝國奧地利帝國奧匈帝國的帝都,也是統治中歐1300餘年(650~1918年)的哈布斯堡王朝之核心,在歷史上亦和同屬中歐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南歐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兩國長期由奧地利帝國和奧匈帝國統治,人民多信奉天主教,文化也接近中歐多於南歐)有緊密的關聯。

    名稱

    [編輯]

    奧地利的德文名稱Österreich源自古高地德語Ostarrîchi,即是「東方的邊藩」,首見於996年一個記錄[17][18]。該名可能是中世紀拉丁語同義詞Marchia orientalis在當地(巴伐利亞)德語方言的轉譯。另一個可能是該名源自一座山的當地稱呼,斯洛維尼亞語「Ostravica」(意即「尖峰」),因為山脈兩面都十分陡峭。奧地利的中文譯名就是由德文名稱音譯過來。

    奧地利的拉丁名稱Austria由德語名稱轉譯而來,首見於12世紀[19]。當時奧地利地區(僅下奧地利)屬於巴伐利亞的最東端。

    The Ostarrîchi Document in full
    The first appearance of "Ostarrîchi"
    首次出現奧地利「Ostarrîchi」之名的文獻,由紅圈圈著和放大。現代奧地利譽這份源於996年的文件為建國佐證。

    歷史

    [編輯]
    1683年哈布斯堡王朝維也納之戰打敗了試圖向歐洲中西部擴張的鄂圖曼帝國

    根據考古發現,奧地利在舊石器時代已經有人類活動。在羅馬以前,有多個凱爾特人的部落在此地區活動。其後羅馬帝國佔領了凱爾特王國諾里庫姆並設立為行省。

    羅馬帝國衰落後奧地利曾先後被匈人倫巴第人東哥德人巴伐利亞人法蘭克人佔據。一支斯拉夫部落向阿爾卑斯地區遷移,佔據了現今奧地利的中部和東部地區,建立了卡蘭塔尼亞王國。公元788年查理曼征服了該地區,鼓勵拓殖,並引進了基督教。查理曼之後,法蘭克帝國分裂,奧地利地區成為獨立的東法蘭克王國的一部分,當時該地區被稱爲「marchia Orientalis」(拉丁語「東方邊疆領」之意),由巴伐利人領袖(後來的巴伐利亞公爵)管理。976年被封予巴奔堡王朝的利奧波德,作為對抗南斯拉夫人和匈牙利人的前線基地。

    奧地利這個名字最早見諸記錄是在996年,當時寫作Ostarrîchi,亦即「東方邊疆領」(法蘭克王國之領土最東端)的古德語翻譯。1156年的小特權將奧地利升格為公國;1192年巴奔堡王朝又獲得了史泰利亞公國。1246年奧地利的腓特烈二世在萊塔河戰役中戰死後,巴奔堡王朝絕嗣,奧地利遂落入波希米亞的普熱米斯爾·奧托卡二世之手。但1278年在邊疆領之戰中奧托卡二世敗於德意志的魯道夫一世,從此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爲止,奧地利一直受哈布斯堡家族統治。

    哈布斯堡家族在14、15世紀積極擴張領土。1526年奧地利取得了波希米亞和鄂圖曼帝國未有佔領的匈牙利,兩大帝國之間的摩擦日益增多。1683年9月12日的維也納之戰中奧地利聯合來自波蘭的援軍將圍困維也納兩個月之久的鄂圖曼帝國軍隊擊敗。這場戰役阻止了鄂圖曼帝國向歐洲中西部擴張的行動,並維持了哈布斯堡王朝在中歐的霸權;隨後的一連串軍事行動,導致1699年卡爾洛夫奇條約的簽訂,奧地利獲取匈牙利全境。從此至1806年神聖羅馬帝國覆亡之前,哈布斯堡家族便等同神聖羅馬帝國

    隨著普魯士的崛起,奧地利開始了與普魯士之間長期的爭奪德意志地區霸權的鬥爭。同時奧地利也先後夥同普魯士及俄羅斯兩次參與瓜分波蘭(第一次和第三次)。

    1806年神聖羅馬帝國解體,而在此兩年前,弗蘭茨一世(即神聖羅馬帝國的弗蘭茨二世皇帝)宣佈自己為奧地利帝國的皇帝,統治範圍是以奧地利為中心的哈布斯堡王朝世襲領地。1867年,為了化解奧地利在普奧戰爭中的失利對帝國的衝擊,哈布斯堡王朝被迫對帝國內強大的匈牙利貴族妥協,宣佈將奧地利帝國更改為所謂共主邦聯──奧匈帝國,匈牙利地區在理論上升級為奧匈帝國內部的一個王國,並擁有自己的國王(在奧匈帝國半個世紀的歷程中匈牙利國王始終由奧匈帝國皇帝兼任),議會和海關系統等;這種局面一直維持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為止。在一戰中戰敗的奧匈帝國被分割為多個小國家,其中原先內萊塔尼亞的一部分成為了奧地利第一共和國(在1918年10月21日至1919年9月21日間的11個月稱為「德意志奧地利」),並被禁止與德國(即當時的魏瑪共和國)合併。1938年,納粹德國實現了德奧合併,奧地利到二戰結束前的7年都受其統治。

    納粹德國於1945年戰敗後,奧地利進入盟軍統治時期,直到1955年奧地利國家條約簽訂為止。在奧地利宣佈成為永久中立國之後,佔領奧地利的各同盟國軍隊陸續撤離,奧地利最終獲得獨立並成為今天的奧地利第二共和國後,奧地利逐漸參與歐洲一體化進程,並於1995年加入歐盟,又於1999年加入歐元區

    政治

    [編輯]

    總統是奧地利的國家元首,由每6年一次的全民選舉直接選出。總統負責提名總理,總理通常是議會中最大黨派的領袖。奧地利國會由兩院組成,分別是由64名邦代表構成的聯邦院(即上議院)和183名由直接選舉選出的議員構成的國民院(即下議院)。國民院負責制定法律,主持新政府的就職儀式,通過不信任表決罷免聯邦政府及其成員。聯邦院則代表各邦的利益,有權將國民院通過的法案駁回,但如果國民院堅持原法案,聯邦院則無權再次否決。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中間偏左社會民主黨中間偏右人民黨長期組成大聯合政府,這與其他歐洲國家的聯合政府相比極為少見。

    社會民主黨作為議會第一大黨及佔有總理職位30年之後,1999年大選,右翼民粹主義自由黨成為第二大黨,因此人民黨結束與社民黨多年的大聯合政府關係,與自由黨合作組成右翼聯盟。這在奧地利國內外都引起強烈反應。國內爆發了大規模的抗議浪潮;歐盟就對新的右翼政府採取政治制裁措施,奧地利外交陷入孤立。當自由黨被認為不會對奧地利的民主構成威脅,9月歐盟取消了制裁,國內政局和對外關係逐步恢復正常。2002年9月,由於執政兩黨在關於政策和領導權的爭執加劇,人民黨總理沃爾夫岡·許塞爾宣佈提前舉行議會選舉。在當年11月的選舉中人民黨的地位獲得鞏固,取得79席和42.3%選票,取回第一大黨地位,而自由黨得票率大幅下降,議席大減至18席,只得到10.1%的選票。

    在2006年10月1日的大選中,社民黨以微弱優勢獲勝,重新獲得了對政府的主導權並最終與人民黨再次組成「大聯合政府」。[20]

    2008年人民黨因為預算爭議,宣佈退出持續一年半的大聯合政府,奧地利於當年9月28日提前舉行國民議會選舉。雖然在選舉中社民黨和人民黨的得票率皆創歷來新低,社民黨大幅度下降至不足30%並失去了11個議席,但仍以約3.3個百分點的優勢超過了人民黨的得票率。在經過艱苦談判之後,最終兩黨於當年12月2日達成妥協並重新組建大聯合政府,維爾納·法伊曼成為新任總理。

    在2013年9月29日的新一屆國民議會選舉中,社民黨和人民黨的得票率自2008年選舉以來繼續創新低,分別祗得到了26.8%和24.0%的選票,在總得票勉強超過半數議席之後得以繼續聯合執政,成為奧地利第二共和國史上得票優勢最微弱的聯合政府。歷史遺留問題,歐洲經濟危機帶來的對歐洲一體化的不信任感,東歐劇變及歐盟東擴後大量東歐移民帶來的社會和治安問題等是進入21世紀以來奧地利選民趨嚮保守及極右黨派在選舉中不斷擴大勢力的根本原因,而右翼的奧地利自由黨更是2013年選舉中的最大贏家,其21%的得票率與議會傳統的兩大黨派之一人民黨的得票率已經相差無幾。此外,由旅加拿大的奧地利富翁Frank Stronach組建的對歐盟及歐元持抵制態度、但持自由主義的施特羅那赫團隊,在成立剛滿一年之後就獲得了5.7%的支持率並在大選中一舉拿下了10個議會席位(按照2013年夏季的民意調查結果該黨甚至希望能夠獲得20個左右的議會席位),也可以說明當前的經濟及政治背景下奧地利選民的消極保守態度。

    在2017年10月15日舉行的奧地利議會選舉中,奧地利人民黨取得國民議會183個議席中的62席,上屆選舉第一大黨奧地利社會民主黨則取得52席居次位,奧地利自由黨取得51席。奧地利人民黨(ÖVP)成為國會第一大黨。NEOS-新奧地利和自由論壇名列第四​​,有10個席位,彼得·皮爾茲名單(在選戰開始時與綠黨)第一次進入議會,排在第五位,擁有8個席位。上屆取得24個席位的綠黨則未能跨越4%的門檻,沒有得到席位。人民黨領導人庫爾茨隨後與自由黨組建聯合政府,庫爾茨成為奧地利最年輕的總理。但僅兩年便因自由黨與俄羅斯的醜聞,聯合政府解散,庫爾茨亦因不信任動議而短暫下台。同年大選,人民黨成為第一大黨,隨後與綠黨組成聯合政府。

    行政區劃

    [編輯]
    奧地利地區行政

    奧地利由9個Bundesland)組成,邦以下設84個Bezirk),縣以下設市(Stadt)和市鎮Gemeinde)。

    首府 人口 面積
    平方千米
    人口密度
    每平方千米
    城市數 市鎮數
    含城市
    1 布根蘭邦 艾森施塔特 278,655 3,965 70.3 13 171
    2 卡林西亞邦 克拉根福 560,089 9,536 58.7 17 132
    3 下奧地利邦 聖波爾坦 1,575,291 19,178 82.1 74 573
    4 上奧地利邦 林茲 1,399,226 11,982 116.8 29 444
    5 薩爾茲堡邦 薩爾茲堡 526,875 7,154 73.6 10 119
    6 史泰爾馬克邦 格拉茲 1,199,489 16,392 73.2 34 543
    7 提洛邦 茵斯布魯克 693,651 12,648 54.8 11 279
    8 福拉爾貝格邦 布雷根茲 362,258 2,601 139.3 5 96
    9 維也納邦 維也納 1,637,772 415 3946.4 1 1

    2005年數據,資料來源為奧地利統計局。

    地理

    [編輯]
    奧地利地形圖
    奧地利黑湖
    2003冬奧地利雪景

    奧地利是一個位於歐洲中部的內陸國。地勢西高東低,阿爾卑斯山貫穿奧地利的西部和南部,這使得奧地利成為著名的冬季運動勝地。山地占國土面積的70%。山脈南北兩側是石灰岩帶,中央是結晶岩帶。最高峰為大格洛克納山,海拔3,798米。東北部是維也納盆地,東南部和北部為丘陵地型及高原多瑙河流經東北部,在境內長350公里。南部有穆爾河德拉瓦河,西部則有因河薩爾察赫河等。奧地利大部分地區處於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大陸性濕潤氣候過渡區內,氣候溫和,冬季寒冷、夏季涼爽。奧地利的森林覆蓋率約為46.7%[21]

    首都為座落於多瑙河邊的維也納。其它主要城市包括薩爾茲堡因斯布魯克格拉茲林茲等。

    面積約83,879平方公里。

    經濟

    [編輯]
    維也納瑪利亞希爾夫購物區

    奧地利的市場經濟發達,人民生活水準較高。同時奧地利的工農業都比較發達。工業主要有冶金機械石油化工電器紡織木材加工水力發電等;畜牧業以養為主。農作物有馬鈴薯甜菜小麥玉米等。奧地利的經濟與其它歐盟國家聯繫緊密,特別是與德國。加入歐盟使奧地利直接進入統一的歐盟市場,由此帶來了更多的外資。2006年奧地利的GDP增長率為3.3%。

    交通

    [編輯]

    人口

    [編輯]
    奧國颱風戰機
    多瑙河畔克雷姆斯

    奧地利有92%的人口稱自己的族系為奧地利人(這數字曾更接近百分之百,直到1990年代南斯拉夫的難民湧入奧地利為止),[22]歐羅巴人種,大多為阿爾卑斯類型,而其餘大約10%的奧地利人口並非奧地利裔。這些人大多來自周邊地區,特別是東歐國家。另外有約1萬8千名斯洛維尼亞族人在卡林西亞邦和施蒂利亞州定居。地處歐洲三大族(日耳曼斯拉夫拉丁)之交匯處,奧地利人主要由屬於日耳曼部落群的阿勒曼尼人巴伐利亞人法蘭克人結合而成,並吸收有馬扎兒人匈奴人斯拉夫人以及羅馬化的土著居民的成分。他們雖與德意志人在族源和語言上有不少近似的地方,但卻有著自己獨特的民族形成過程。

    超過74%的奧地利人信奉基督宗教[22],59.9%為羅馬天主教,6%為正教會,3.5%為新教路德宗,4%為其他新教。其他宗教包括伊斯蘭教(6%)、佛教印度教等。

    猶太人曾大量居住在奧地利,1930年時猶太人數量超過十萬,但後來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數量劇減。1900年全國人口只有大約6,003,845人,之後全國人口逐漸回升,據2017年3月14日全國人口統計奧地利共有8,598,375人。

    最大城市

    [編輯]
     
     
    奧地利最大城市排名
    2022年統計[23]
    排名 名稱 人口 排名 名稱 人口
    維也納
    維也納
    格拉茲
    格拉茲
    1 維也納 維也納邦 1,812,605 11 維也納新城 下奧地利邦 42,273 林茲
    林茲
    薩爾茲堡
    薩爾茲堡
    2 格拉茲 史泰爾馬克邦 269,997 12 斯泰爾 上奧地利邦 38,120
    3 林茲 上奧地利邦 193,814 13 費爾德基希 福拉爾貝格邦 31,428
    4 薩爾茲堡 薩爾茲堡邦 146,631 14 布雷根茲 福拉爾貝格邦 28,412
    5 因斯布魯克 提洛邦 124,579 15 萊昂丁 上奧地利邦 26,174
    6 克拉根福 卡林西亞邦 96,640 16 克洛斯特新堡 下奧地利邦 26,395
    7 菲拉赫 卡林西亞邦 60,004 17 巴登 下奧地利邦 25,229
    8 韋爾斯 上奧地利邦 59,339 18 沃爾夫斯伯格 卡林西亞邦 24,993
    9 聖波爾坦 下奧地利邦 52,145 19 萊奧本 史泰爾馬克邦 24,466
    10 多恩比恩 福拉爾貝格邦 46,883 20 多瑙河畔克雷姆斯 下奧地利邦 24,085

    語言

    [編輯]

    奧地利的官方語言是德語,口語使用上德語的多種方言(下阿勒曼尼方言、中巴伐利亞方言、下巴伐利亞方言),與書面語差別較大。奧地利的德語標準與德國使用的德語標準也有一些區別。

    教育

    [編輯]
    奧地利學制圖
    奧地利學制圖

    1774年,奧地利當時還屬於神聖羅馬帝國的一部分,女大公爵瑪麗亞·特蕾西亞開先河為當時的奧地利訂定教育制度的基礎。奧地利的教育體制由聯邦政府控制,對6-15歲的兒童實行9年義務教育,其教育體制大體上可以分為4個部分,亦即學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及高等教育。

    學前教育

    [編輯]

    大部分滿3歲的兒童會進入幼稚園學習,但非強迫性。

    初等教育

    [編輯]

    迄兒童滿6歲時 (每年9月1日為界定日) 即須進入國民小學(Volksschule)接受為期4年的教育。期間,學齡兒童的學費、書費和上學交通費用由國家負擔。可就讀的學校除了一般國家設立的學校之外,在特定條件下尚可前往當地的私立學校就讀,甚至在家中學習。

    中等教育

    [編輯]

    繼國民小學後,學童約10歲,可以選擇進入普通中學(AHS Unterstufe, Allgemeinbildende höhere Schule)抑或是主幹中學(Hauptschule),為期4年。普通中學設有入學考試,須通過考試才可以就讀;主幹中學則無此限制。若學童有特殊問題可擇特別學校(Sonderschule)為其學習的機構。迄順利完成8年級(9年義務教育)的學習後,學童將面臨從4種教育機構中,即普通高中(AHS Oberstufe)、高階職訓學校(BHS, Berufsbildende höhere Schulen)、中級職訓學校(BMS, Berufsbildende mittlere Schulen)、多元技術學校附設進階職校(Polytechnische Schule mit anschließender Berufsschule),擇一就讀,每一種皆為新的階段,而其中只有高階職訓學校(BHS)需考試且有分數門檻。由高階職業學校及普通高中躍升至高等教育時,須通過畢業考試(Matura)。

    高等教育

    [編輯]

    奧地利的高等院校主要分兩種,分別為大學(Universität)與高等技術院校(Fachhochschule)。奧地利大學學習年限一般為4-5年,其中基礎學習階段為2年,專業學習階段為2-3年。學生在規定的年限內要完成必修課、選修課的學習,通過考試取得必要的學分,學習的最後階段寫篇畢業論文,在通過之後即可畢業。奧地利只在大學裏設一個高級學位──博士學位。博士生教育是本科生教育的自然延續。能否成為博士生要看本人的研究能力和導師同意與否。博士生年齡不限,在奧地利的大學裡不設研究生院,博士生教育沒有專門的機構負責組織安排,主要形式由導師指導。傳統學制無學士學位,稱為Diplomstudium,分為2-3大階段(Abschnitt)。修學分通過各個階段畢業考試及論文(Diplomarbeit)答辯後授予碩士學位(Magister;工科為Diplom-Ingenieur)。修得碩士學位後得進入博士班(Doktoratsstudium),撰寫博士論文(Dissertation)通過答辯後依學術分類授予不同的博士學位(Doktor)。奧地利學制嚴謹,原則上,攻讀博士領域須與先前所修碩士同一類別。近年奧地利改革高等教育,引進學士學位(Baccalaureus),但至目前為止,僅有極少數系所提供學士課程(Bakkalaureatsstudium),大部分系所仍以傳統Diplomstudium修業規定授課。1980年代以前,各藝術院校畢業文憑稱Diplom,商學院畢業文憑稱Diplom-Kaufmann,相當於今日的藝術碩士(Mag.art.)及社會經濟學碩士(Mag.rer.soc.oec.)。工學碩士至今仍然使用Diplom-Ingenieur的傳統名稱。奧地利公立大學採分工制,各校水準平均,學生是以希望修習科目及交通便利與否作為選校依據。與私立院校相比,公立大學文憑極受重視。私立大學,前三所由奧地利機構成立的以外,後兩校僅在美制工商管理碩士等企業管理系所受到重視。

    文化

    [編輯]

    奧地利產生過很多著名的作曲家,例如海頓莫扎特舒伯特布魯克納老約翰·施特勞斯小約翰·施特勞斯馬勒荀貝克維博恩博格等。其他著名的奧地利人包括物理學家玻爾茲曼薛丁格納粹德國元首希特勒天文學家喬治范派爾巴赫(Georg von Peuerbach),哲學家維根斯坦,數學家哥德爾,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詩人彼特·魯塞格爾(Peter Rosegger)和畫家古斯塔夫·克林姆等。

    飲食

    [編輯]

    傳統節日

    [編輯]
    日期 中文名 德文名 備注
    1月1日 新年 Neujahr
    1月6日 主顯節 Heilige Drei Könige
    日期不定 復活節星期日 Ostersonntag 耶穌受難日(復活節之前2天)為法定新教節日
    日期不定 復活節星期一 Ostermontag
    5月1日 Staatsfeiertag 亦為勞動節
    日期不定 耶穌升天日 Christi Himmelfahrt 復活節40天後的星期四
    日期不定 聖靈降臨節星期日 Pfingstsonntag

    日期不定 聖靈降臨節星期一 Pfingstmontag
    日期不定 基督聖體聖血節 Fronleichnam 聖靈降臨節11天後的星期四
    8月15日 聖母升天節 Mariae Himmelfahrt
    10月26日 國慶節 Nationalfeiertag 1955年通過永久保持中立的法律
    11月1日 諸聖日 Allerheiligen
    12月8日 聖母無染原罪瞻禮日 Mariae Empfängnis
    12月25日 聖誕節 Christtag, Weihnachten
    12月26日 聖誕節翌日 Stephanitag
    12月31日 跨年日 Silvester

    觀光

    [編輯]
    奧地利維也納美景宮

    觀光業是奧地利經濟的重要產業,佔奧地利GDP總量的約9%[24]。奧地利的遊客主要集中在夏季和冬季,峰值是二月和七月至八月[24]。2007年,奧地利是世界國際旅遊收入排名第八位的國家,達189億美元[25]。在世界入境遊客數排名中,奧地利排名第12位,達2,080萬人[25]。除了薩爾茲堡、維也納等城市之外,阿爾卑斯山的山地景觀也是奧地利重要的旅遊資源。奧地利主要國際遊客來源地如下[26]

    排名 國家 人數
    1  德國 11,750,027
    2  荷蘭 1,671,581
    3  瑞士 1,309,660
    4  義大利 1,051,490
    5  英國 802,552
    6  捷克 660,086
    7  美國 632,512
    8  法國 516,770
    9  比利時 514,264
    10  中國 497,925
    11  匈牙利 493,055
    12  俄羅斯 467,565
    13  波蘭 425,730
    14  西班牙 309,794
    15  丹麥 264,704
    16  羅馬尼亞 264,704
    17  日本 245,306
    18  南韓 234,557
    19  瑞典 205,501
    20  斯洛伐克 176,760
    總計 25,291,371

    體育

    [編輯]
    因斯布魯克舉辦1964年和1976年冬季奧運會和2012年冬季青年奧運會

    由於奧地利為多山的地形,所以高山滑雪是一項突出的運動。

    足球是奧地利的第一運動,國內的足球聯賽亦是奧地利最受歡迎的體育聯盟,維也納快速隊和奧地利維也納足球俱樂部是國內最為成功的兩隻球會,亦多次參與歐洲冠軍聯賽

    奧地利的職業運動,除了足球還有奧地利冰球聯賽奧地利籃球聯賽

    外交

    [編輯]

    中奧關係

    [編輯]

    清朝舊譯名為奧斯馬加(當時奧地利是奧匈帝國的一部分),同治八年(1869年)清朝與奧斯馬加簽訂了「和約四十五款,通商章程九款,稅則一冊」[27]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清朝又與奧斯馬加簽訂了《辛丑條約》。

    馬來西亞

    [編輯]

    奧地利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設有大使館[28],而馬來西亞也在維也納設有大使館[29]

    馬來西亞是奧地利在東南亞最重要的貿易夥伴之一[30]。在2003年,奧地利出口至馬來西亞的產品有機械、電子元件(特別是電機及其零件、紙張、紙板、電訊設備)和醫療藥品下降了10.8%,總貿易額為8260萬。馬來西亞主要進口至奧地利的產品為,即電子和電氣產品,尤其是半導體,減半至2億3640萬。在吉隆坡,奧地利貿易辦公室為奧地利和馬來西亞公司提供支持,以幫助他們建立新的夥伴關係。

    奧地利總統海因茨·菲舍爾於2010年11月7日至9日對馬來西亞進行國事訪問時,訪問了吉隆坡馬六甲市

    軍事

    [編輯]

    圖片

    [編輯]

    注釋

    [編輯]
    1. ^ 發音:[ˈøːstɐʁaɪç] ;巴伐利亞語:Östareich,拉丁語和其他歐洲語言:Austria,發音聆聽i/ˈɒstriə/, /ˈɔːs-/;[11]
    2. ^ 於歐洲地理區劃分的定義不同,按照歐盟定義,奧地利因為曾經是神聖羅馬帝國的中心而屬於中歐國家;按照聯合國定義,奧地利是奧匈帝國解體出來的國家之一,故屬於東歐國家;按照美國定義,奧地利屬於和東歐對立的非華約歐洲國家之一,所以屬於西歐國家。

    參考文獻

    [編輯]
    1. ^ Austria.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Online. 2009-05-31 [2009-05-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4-19). 
    2. ^ Bevölkerung nach Migrationshintergrund. www.statistik.at. [2021-1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14) (德語). 
    3. ^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The World Factbook.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2020-02-07 [2020-0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0). 
    4. ^ 4.0 4.1 Population by Year-/Quarter-beginning. 2022-06-08 [2022-06-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12). 
    5. ^ 5.0 5.1 5.2 5.3 Austria. 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 April 2022 [2022-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5) (英語). 
    6. ^ 1921年至1938年陸續改為靠右行駛 Throwback Thursday: Hilarity Ensues as Sweden Starts Driving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Road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7. ^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19 (PDF).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2019-12-2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8-10-24). 
    8. ^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19 (PDF).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2019-12-2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8-10-24). 
    9. ^ Distribution of family income – Gini index. The World Factbook. CIA. [2009-09-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16). 
    10. ^ Distribution of family income – Gini index. The World Factbook. CIA. [2009-09-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16). 
    11. ^ Roach, Peter, Cambridge English Pronouncing Dictionary 18th,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1, ISBN 978-0-521-15253-2 
    12. ^ 12.0 12.1 12.2 Austria. The World Factbook.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2009-05-14 [2009-05-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6-10). 
    13. ^ Lonnie Johnson 17
    14. ^ Jelavich 267
    15. ^ Austria About. OECD. [2009-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06). 
    16. ^ Austria joins Schengen. Migration News. May 1995 [2009-05-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7-07). 
    17. ^ University of Klagenfurt. [2009-10-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3). 
    18. ^ Bischof, Günter; Pelinka, Anton (編). Austrian Historical Memory and National Identity. New Brunswick: Transaction Publishers. 1997: 20–21 [2018-06-14]. ISBN 978-1-56000-9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4). 
    19. ^ Brauneder, Wilhelm. Österreichische Verfassungsgeschichte 11th. Vienna: Manzsche Verlags- und Universitätsbuchhandlung. 2009: 17. ISBN 978-3-214-14876-8. 
    20. ^ 為充分保障每個公民的選舉權及競選的公正,奧地利具有獨特的針對旅外僑民的計票政策。身居國外的奧地利籍公民,於競選當天可以在被指定的奧地利駐該國領事館進行投票,或者在領事館領取選票後郵寄回奧地利相應競選機構。奧地利政府甚至還在競選當日的奧地利航空公司的各個航班上設立投票點。例如在2006年的選舉中,由於居住在國外並最終通過特殊方式參與選舉的奧地利公民超過40萬人,為奧地利總人口的1/20左右,2006年10月1日當天產生的本土大選結果在海外選票在經過了1個多月的清點後有所變動,奧地利未來同盟的選票基本不變,社民黨和人民黨的選票差距有所降低;最大的變數在於,綠黨的選票通過海外計票超出自由黨600多票,使得綠黨以極微弱優勢躍居國會第3大黨。
    21. ^ (簡體中文)糧食組織森林面積及其變化[1][永久失效連結]
    22. ^ 22.0 22.1 Tony Judt(東尼賈德). Ill Fares the Land(厄運之地-給崩世代的建言). 臺灣新北市: 遠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14年1月: 64. ISBN 978-986-5727-00-0 (中文). 
    23. ^ Statistics. www.statistik.at. Statistics Austria. [2022-06-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12). 
    24. ^ 24.0 24.1 TOURISMUS IN ÖSTERREICH 2007 (PDF). BMWA, WKO, Statistik Austria. May 2008 [2008-11-18].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8-12-18) (德語). 
    25. ^ 25.0 25.1 UNTWO World Tourism Barometer, Vol.6 No.2 (PDF). UNTWO. June 2008 [2008-11-18].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8-08-19). 
    26. ^ Tourismus in Österreich 2014. [2016-0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7). 
    27. ^ 見《清史稿·邦交八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8. ^ Austrian Embassy Kuala Lumpur. The Austrian Foreign Ministry. [2014-05-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2-05). 
    29. ^ Official Website of Embassy of Malaysia, Vienna.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Malaysia. [2014-05-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24). 
    30. ^ Reinhart Zimmermann. Österreichs Wirtschaftsbeziehungen in Südostasien (Austrian Economic Relations to South-East Asia) (PDF). Society for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80. 2008 [2014-05-2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4-05-24) (德語). 

    參見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
    奧地利 Flag of Austria

    B 布根蘭邦  K 卡林西亞邦  下奧地利邦  上奧地利邦  S 薩爾茲堡邦  St 史泰爾馬克邦  T 提洛邦  V 福拉爾貝格邦  W 維也納邦